pta、meg、涤纶长丝、长丝织造
不得不说,在整个纺织大环境平淡无奇的11月,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还是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尤其是锦纶和氨纶,上涨速度已经让不少布老板“头疼不已”!
近日,帝斯曼、东丽和艾曼斯(ems)、旭化成、万华、巴斯夫等巨头,又来提涨市场了!
东丽
涨价函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近来尼龙原料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且目前涨幅已经超出预期水平,成本变动已超出可控范围,现将调整如下产品相关价格:
pa66价格上调3000元/吨(含增值税)。
此次调价将于自2020年12月1日起生效。
艾曼斯
涨价函具体内容:
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现将调整如下产品相关价格:
pa66非增强级产品每吨上涨5000元/吨;
pa66增强级产品每吨上涨3500元/吨;
此次调价将于2020年12月1日或合同允许时生效。
注明:报价不包括增值税、关税及其他报关杂费。
除了锦纶原料pa66生产厂家发出涨价通知,最近氨纶巨头万华化学也宣布装置停车!
停产通知据公告显示,宁波工厂停产的装置年产80万吨,将于2020年12月25日开始停产检修,预计检修时间为25天。
据悉,万华化学11月纯mdi挂牌散/桶装挂牌28000元/吨,环比上调8200元/吨。
接二连三的消息出来,难道锦纶和氨纶价格又要涨了?且先不论后市价格能否上涨,我们先来回顾下今年这两个产品的走势。
上半年,当涤纶长丝还在跌跌不休之时,氨纶和锦纶就因“口罩带原材料”这一用途被全国哄抢,价格也是经历了一波上涨。几天的时间锦纶从一吨一万多涨到了二万多,氨纶从三万多涨到了五万多,接近破6万,无价有市,市场火热前所未见!
随着国内疫情控制得当,对口罩的需求也有所下降,氨纶和锦纶也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区间。进入三季度,国际油价站上40美元,国内外纺织品交投气氛火热,内需和外贸均有一定程度的备货,锦纶和氨纶等原料价格也表现强势,再次推涨了其价格的上涨。
尤其是氨纶产品,厂家多次发出涨价通知,厂家前期积压库存逐渐出清,库存也降至历史低位,部分批号甚至货源偏紧,供应紧张!
用一句话来总结:锦纶和氨纶“一飞冲天”!
从价格对比表中可以看出,相较于涤纶长丝价格表现不佳,锦纶和氨纶在这两个月均有一定的涨幅。且从原料厂家了解到,除了上半年因为需求导致其价格上涨之外,下半年这两匹“黑马”价格逆势上涨主要是成本端的带动。
因此,近期几家化工巨头发布涨价、装置停车等消息,或将助力其价格再次上涨。
当然,如果仅仅靠原料端的上涨或许能带动价格上涨,但是这涨价的背后,还是需要下游的支撑,可在如今大环境疲软的状态下,这波行情能到来吗?
“氨纶估计也涨不了多少的,下游都不敢买了,怎么涨!”一位四面弹面料生产商沈总说道。
进入11月,尤其是中旬过后,整个内销和外贸市场交投气氛并不顺畅,不少厂家手头多在执行前期的订单,新单下达比较缓慢。再加上目前锦纶和氨纶价格频频拉涨,已经超过了不少生产厂家的预期,对于原料他们的采购意向并不强。
“现在原料价格太高了,万一织出来的布卖不掉,氨纶丝储存时间又不久,风险太大,而且今年行情不好,客户普遍压价,我们的利润一缩再缩。”沈总表示。
另一位主营尼丝纺的纺企业务员表示近期工厂开工非常低,“现在厂里就开了三分之一的机器,没有订单就降低产能,老板已经不高兴生产库存,风险太大,因此对于原料也是按照订单采购,谨慎处理。
按需采购、不轻易囤货已经成为很多纺织老板的共识。
今年行情比较特殊,虽然目前全球经济在缓慢复苏,但是疫情对行情的影响并未消散,尤其是海外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封锁并未结束,港口停滞,消费同比大幅下滑,这些对于做纺织行业而言,无疑都是大利空。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30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300万例,死亡病例为266813例。
受疫情影响,国外消费季——“黑五”也表现不佳。各大实体店限流,限制顾客现场购物时间和开门大抢购活动规模。
数据显示,今年“黑五”期间,美国实体店客流量减少52%,实体店销售额随之减少,在“黑五”线下交易中,珠宝和鞋类商品销售额降幅最大,服饰类下滑50%,家居类下滑39%。
种种迹象表明,12月终端需求仍未有明显的复苏迹象,很多纺织人士对12月的行情持悲观预期。作为纺织原料的锦纶和氨纶要想有高价位的突破还欠“东风”。不过短期它们的原料价格仍显强势,生产厂家可适当备货,以免后期价格继续拉涨,生产成本被无情拉高!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纱师弟微信
新闻热线
0512-63086536
商务合作
0512-63082910
纺织通英文app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所有@2004-20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
苏公网安备:|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